【异界骨龙操作指南】小说免费阅读,请收藏 一七小说【1qxs.com】
本站http已无效,访问请使用https【https://1qxs.com】
我个人认为,一个负责任的报道,应该去讲清楚这其中的弯弯绕绕,而不是“震惊xx”。
论文原文中,分析了相关物理现象。弹速超过倍音速,对坚硬地面的侵彻会变成半流体。当弹速大于3倍音速,固体侵彻的模式变成了流体侵彻,从而导致超高音速的钨棒穿深锐减。尤其是在临界值跳变时,出现断崖式下跌。
通过技术手段发射金属,研究其实际侵彻效果。列出的数据表明,随着速度的进一步提高,金属棒对地的效果反而越接近浅埋爆炸,甚至变成表面触炸,能量向四周释放。
这也是目前现役钻地弹,落地速度在一倍音速左右的原因。比如前段时间灯塔空隙伊朗核设施时,“大放异彩”的GBU-57,触地速度就是443米/秒,折算为倍音速,低于进入半流体侵彻的临界值倍音速。
上述内容仅限定于对钨棒,相关大量公开论文中,有钻地超高音速武器的分析,各种效应相当复杂,此处不做赘述。
话题回到论文实验中的这根140KG钨棒,它比155炮弹多出的倍爆炸能量并没有向下释放。那么去哪了?凭空消失了?
如遇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显示不全,乱码错字,请更换谷歌浏览器即可正常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