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重生2004:独行文坛】小说免费阅读,请收藏 一七小说【1qxs.com】
本站http已无效,访问请使用https【https://1qxs.com】
我们有一个误区是,认为篇幅长、规模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就可以‘反映大时代’,这同样是一种自我催眠。历史是由无数个细碎的侧面共同构成的,每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侧面,能把自己身处的这个侧面探索完都很困难,何况只能偶尔去看看的其他侧面。
凭借这么有限的经验,怎么敢说出‘反映大时代’这么大的话?巴尔扎克的《人间喜剧》手笔够大了吧?他立志要做‘时代的书记官’,但实际上他笔下的人物,商人、律师、小文员、公证员等等,刻画的明显比农民和贵族好的多。
因为他经过商、学过法律、当过实习公证员,而农民、贵族的生活和他不在一个历史侧面。如此天才和有野心的大作家都如此,何况其他人?所以在19世纪末,托尔斯泰以后,这种‘大手笔’作品的所有可能性,已经被挖掘穷尽了,几乎没有伟大的作家再用‘大手笔’这种过时的理念进行创作了。
加西亚·马尔克斯的《百年孤独》只写了马贡多一个小村子里一个家族的人事变迁;詹姆斯·乔伊斯的《尤利西斯》只写了青年诗人斯蒂芬一天之内的见闻和心理历程。但是前者被认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;后者名声更大,被认为是一幅人类社会的缩影。
如遇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显示不全,乱码错字,请更换谷歌浏览器即可正常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