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籍详情

查看目录

阅读设置

加入书架

章节报错

阅读设置

主题背景

1 2 3 4 5 6

正文字体

微软雅黑宋体楷书

字体大小

|18|

页面宽度

800900100011001200

第六百五十四节 外交官和外交家(2/4)

书名: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  作者:狂人阿Q  字数:3129字  更新时间:2024-04-27 17:13

  【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】小说免费阅读,请收藏 一七小说【1qxs.com】

  本站http已无效,访问请使用https【https://1qxs.com

  可事实上,李章铜的地位十分尴尬。中国跟西方国家不同,西方国家数量众多,他们是一个各种力量相对平衡的地区,任何一个强国,都不可能离开盟友赢得一场战争,任何一个强国,都不可能离开盟友,保护他们的利益。哪怕是路易十四时代的法国,拿破仑时代的法国,都不能免俗。在这种情况下,外交就成了一项重要的政治活动,外交大臣的地位在欧洲国家的内阁中首屈一指。外交部门也被默认为是第一大部门,几乎首相之下就是外交大臣。许多国家甚至是首相直接掌握外交权力,比如俾斯麦就是这样,许多国家的外交大臣之后,就是下一任首相,英国多个首相都是先从出任外交大臣开始的。

  可中国是一个统一整片陆地的帝国,从秦汉统一之后就形成了大一统的格局。在中国周边地区,往往都是围绕中国转的。中国势力范围内,是一个天下有十分,中国占九分的政治格局。往往中国就是一切,中国的内政,远远强于外交的重要性。所以外交在中国,一直是可有可无的事务。过去的理藩院,不过是礼部下辖的一个小部门,甚至是养老的闲职部门。外交存在的意义,往往是为了给皇帝装点门面的,没有任何必要性。

  即便皇帝对外交进行了改革,理藩院被独立出来直接向皇帝负责,在处理关于外交事务的时候,理藩院掌院也可以出席内阁会议,但事实上,理藩院掌院大臣,并不是常规的内阁成员,地位一直在六部尚书之下,更不用说像欧洲那样,仅次于首相的地位了。

  李章铜是一个优秀的外交官,皇帝之所以提拔他,就是因为他具备在一团乱麻的局面之中,具有抽丝剥茧理清头绪的极强的逻辑能力,当年在黑海海峡争夺之中,正是因为他的建言,才以成立海峡委员会为掩护,让中国事实上得到了海峡通行权,还让其他国家互相制衡之下,都无法在海峡畅通。如果当年不是李章铜的建议,皇帝就不得不跟英法等强国,打一场争夺海峡的大战。

  之后李章铜在海峡委员会中工作了近十年,通过一次次完善海峡通行公约,不断加强中国独享海峡通行权的事实。之后被调入理藩院,平步青云的做到了掌院一职。

  如遇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显示不全,乱码错字,请更换谷歌浏览器即可正常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