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籍详情

查看目录

阅读设置

加入书架

章节报错

阅读设置

主题背景

1 2 3 4 5 6

正文字体

微软雅黑宋体楷书

字体大小

|18|

页面宽度

800900100011001200

第三十章 营州经略(二)(2/5)

书名:大唐新秩序  作者:八宝饭  字数:3393字  更新时间:2021-02-26 13:09

  【大唐新秩序】小说免费阅读,请收藏 一七小说【1qxs.com】

  本站http已无效,访问请使用https【https://1qxs.com

  吴中佐的话引用律典,可谓判罚有据,同时明确了罪犯犯罪的性质及应当处以的刑罚,与刘子旭相比,高下立判,因此得到了冯道赞许。

  唐律承隋代《开皇律》而来,经武德年间和贞观年间两次修改之后,于高宗朝最终形成完备,名为《永徽律》。其后则天皇帝的《垂拱律》和玄宗皇帝的《开元律》都是以《永徽律》为基础进行修改,在使用方面并未超出其范畴。因此,大唐天下仍旧以《永徽律》为法律依据,朝廷在科考取士时的明法科中,所考的内容便以这部法律为主。

  中国古代的许多法律原则,都是在这部法典中最初得以集成和体现的,比如五刑之说,即处罚的五种刑罚——笞、杖、徒、流、死。比如十恶之行——谋反、谋大逆、谋叛、恶逆、不道、大不敬、不孝、不睦、不义、内乱。犯十恶罪者皆处以重刑,不享有赎、免等特权,所谓“十恶不赦”就是这个意思。又比如八议制度——八议的对象主要指亲、故、贤、能、功、贵、勤、宾,也就是皇帝的亲戚故旧及官僚贵族,这些人只要不是犯了十恶罪,其他罪行都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减轻或免于处罚。

  此外,《永徽疏议》还确立了许多延续至后世的法理原则,包括划分公罪与私罪、自首减免刑罚、共同犯罪、合并论罪、累犯加重、区分故意与过失、类推、老幼废疾减刑、同居相瞒不为罪、涉外案件等处理原则。可以说,一部永徽律,奠定了中华法系在世界上五大法系之一的地位。

  吴中佐的言论以《永徽律》为据,可见其家中必然藏有此书。冯道一边认真听着,一边已经开始打起了他家中藏书的主意。

  吴中佐接着道:“至于是否祸及家人,则看司士是否依据前例。”

  如遇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显示不全,乱码错字,请更换谷歌浏览器即可正常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