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邻居是皇帝
全书完
作者其他作品
大明之后
歪脖子树上,崇祯高悬。山河破碎,大明亡国。身为宗室子弟,当效仿光武,重兴社稷。大明之后,再无大明。大明之后,盛世中华!
青史尽成灰
完结
27.6万字
历史
我要做首辅
嘉靖三十年,道君皇帝躲在西苑炼汞烧丹,首辅严嵩为一篇青词绞尽脑汁,西北的俺答几度跃马中原,东南的倭寇在抢掠中上瘾,张居正为了马屁文章揪着头发,戚继光还在跪搓衣板,李时珍默默离开了太医院……腐朽的还在腐朽,新生的正在萌发。江南的轻歌曼舞,燕语莺声,穿越而来的唐毅带着自信的笑容,从容打开了一幅升官图……读者群:284-427-642,全天恭候,欢迎进驻。
青史尽成灰
完结
358.9万字
历史
悍明
那一年李自成得意洋洋,直捣黄龙;那一年多尔衮蓄势待发,跃马中原;那一年明朝的官员糊里糊涂,不知前途;那一年历史的长河多了一个卑微的生命……不甘当奴才的人们,发出了怒吼:驱逐鞑虏,恢复中华!
青史尽成灰
完结
155.68万字
历史
大明第一臣
元末濠州城外,朱元璋捡到了一个少年,从此洪武皇帝多了一条臂膀。抗元兵,渡长江,灭陈友谅,伐张士诚。创建大明,光复燕云。我无处不在。从此洪武立国,再无遗憾。大明根基,固若金汤。针对小明王的事情,我们需要采取四阶段战术。首先,我们宣称什么事都没有。其次,我们说或许发生了什么事情,不过我们什么都不用做。再次,我们说或许应该做点什么,可惜什么都做不了。最后,我们很遗憾小明王以身殉国,当初要是做点什么就好了。……有人问:身为太祖第一心腹重臣,如何轻松避过风风雨雨,安享天年?张希孟谦虚地说:“仆只是大明朝卑微的社会公器,用来盛放太祖皇帝深思熟虑的果实!”
青史尽成灰
完结
298.32万字
历史
宋成祖
宋太祖起介胄之中,践九五之位,在位十有七年,九州不全。太宗沈谋英断,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,取太原,伐契丹,高粱河,驴车梦断。及至靖康赵桓,去六世之颓靡,翼护京城,血战胡虏。乘时应运,豪杰景从,戡乱摧强,以成大业。破金国,服西夏,威德遐被,四方宾服。幅陨之广,远迈汉、唐。成功骏烈,卓乎盛矣。故曰:宋成祖!……交流催更群:284,427,642
青史尽成灰
完结
188.16万字
历史
奋斗在洪武末年
驱逐北元,扫清天下,明太祖固有一死。书生当国,藩王虎视,削藩靖难,血火刀锋中,杀出凛凛新明朝。一个失业的锦衣卫,一个卑微的小人物,左持剑,右握锄,一剑平天下,一锄养万民。这是个小特工,奋斗成为盛世大豪的曲折故事。大明盛世有千钧,锦衣卫担八百!翻开《永乐大典》,尽是我的传说!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读者群:284427642
青史尽成灰
完结
284.44万字
历史
辽东钉子户
有农田,有牧场,门前是河水,身后是高山,地下埋煤炭,溪谷藏黄金……最富庶的土地,最糟糕的时代!满清、蒙古、朱皇帝……谁也别想抢走家园!做最强钉子户,坚决守护万里家园!(完本多部作品,人品信赖,放心收藏)
青史尽成灰
完结
190.48万字
历史
大宋将门
没有杨柳岸晓风残月,没有把酒问青天,没有清明上河图……一个倒霉的写手,猛然发现,自己好像来到了假的大宋……家道中落,人情薄如纸。外有大辽雄兵,内有无数猪队友,滔滔黄河,老天爷也来添乱……再多的困难,也不过一只只纸老虎,遇到困难,铁棒横扫,困难加大,铁棒加粗!赫赫将门,终有再兴之时!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读者群:284427642(恭候大驾光临)
青史尽成灰
完结
359.31万字
历史
我是王富贵
我是王富贵。在大明朝,没有人比我的钱更多,没有人比我的官更大……不过要做这两点,首先就要帮朱厚熜坐上龙椅,要帮他保住自己的亲爹。守护最好的朱厚熜,坚决捍卫兴献王的亲爹身份不动摇……总结起来,就是两个中二少年的抗争之路,无论有多难,我都要这满朝大臣,烟消云散!…………读者群:284,427,642
青史尽成灰
完结
173.97万字
历史
热门推荐
这个崇祯太过极端
1627年,一位落榜艺术生穿越到刚登基不久的崇祯身上。于是大明帝国的命运从那天开始,发生了一些小小的改变。孙传庭:“明使至,弗敢动,动则灭国!”大明荣誉子民牛顿:“来到大明之后我才知道什么叫如鱼得水!物理?那只不过是斗争之余的一点小爱好罢了!”魏忠贤:“咱家就是陛下最忠心的一条狗,陛下让咱家咬谁就谁。”“好哇!!!奸臣已经自己跳出来了!东林党是一个!还有朝中那些主和派!”王承恩:“以后过来送九族我们欢迎,做官,不行。”晋党:“浙党也是朋党,为什么他们可以在大明做官!?”王承恩:“我们跟浙党谈好了,而且他们是忠君的。”晋党:“我也可以忠君!我也可以给陛下当狗!”……多年以后。面对匍匐在地的异国子民。大明百姓准会回想起他们的皇帝战前演讲的那个下午。“用大明的剑去为大明的犁赢得土地!”
vivo五十
连载
55.68万字
历史
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
穿越了大明王朝的苏泽,成了隆庆二年二甲进士,入翰林院庶吉士。好消息,不用卷科举了,穿越起点就是科举文终点,这一榜的含金量极高,万历朝大半的首辅重臣都是这一年的进士。坏消息,隆庆二年正是朝堂斗争最激烈的时候,新科进士们也卷入其中。更让苏泽崩溃的是,为什么穿越了,还要每天早上5点就起来上早朝啊!怎么比996还苦逼!还好苏泽获得了多啦A梦里手提式国会同款的手提式朝廷。只要将议案放在这个机器里,就会变成国策执行!那还等什么,快给我苏泽来个“入朝不趋、赞拜不名、剑履上殿”的篡位三件套!什么!威望值不足?无法执行?算了算了,先从不上早朝开始吧,天天五点钟上朝,实在是太折磨人了!
肥鸟先行
连载
180.44万字
历史
大明:开局召唤游戏玩家
崇祯十一年,关内农民军愈演愈烈,关外建奴虎视眈眈,海外列强瓜分世界。 这一年,穿越者李牧打开了连通现代的“大门”,名为“玩家”的天灾生物降临世间。 于是时代变了,华夏大地逐渐涌现无数传说—— 替天行道的中原大侠,悍不畏死的精锐义军,神出鬼没的游击队,死而复生的兵马俑,武装枪炮的火器强军,慈眉善目的圣佛军团,无处不在的暗探卧底,从天而降的天兵天将…… 当李自成晋升完全体,建奴完成总动员,南明政权稳住阵脚,大西军踌躇满志,一同准备逐鹿中原之际,迎接他们的却是无数传说加身的第四天灾!
余沉香
连载
131.9万字
历史
没钱还怎么当崇祯
穿成崇祯?开局一屁股债!朱思文一睁眼,成了大明最后一位皇帝崇祯。面对空空如也的国库、嗷嗷待哺的边军、党争内斗的朝堂,以及山海关外虎视眈眈的黄台吉——他笑了。“没钱?简单!反贪、抄家、搞融资、吃软饭、抄地皮......钱不救来了?”反贪KPI,贪官是朕的现金流,罪越大,交钱越多;交钱越多,罪过越小……魏忠贤?先出百万两把罪都赎了!东林党?别光喷人,要么出力要么出钱!晋商范永斗通敌?抄家九族,白银百万两充公!崇祯手持“议罪银”制度,将贪官变成大明再次伟大的第一桶金!王爷废物再利用,宗室是朕的摇钱树!秦王、晋王、福王等等占着万顷良田不纳税?崇祯大手一挥:下江南,做债王,不想穷死就去和东林斗,收官田,管口岸,检举不法——不想得罪人?没关系,朕会替你们写检举信的!有人要害你们?那可太好了!皇帝也说软饭香刘香想献妹入宫?崇祯拍板:“准了!嫁妆六十万!”郑芝龙家没闺女?崇祯笑道:“女儿可以是期货,嫁妆必须先给!”战争经济学,越打越有钱!黄台吉来了?崇祯笑道:这是机会!一边用炮弹洗地,一边派魏忠贤抄底北京地产:“恐慌是朕的财富密码,虏骑每近一里,地产就跌三成......什么?黄台吉跑了?先封锁消息,朕再抄把底!”
大罗罗
连载
106.56万字
历史
大明: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
造反?失败了才叫造反!成功了那叫重开大统!崇祯二年,天灾席卷大明上下,后金挥师入关。内有银川驿卒跃跃欲试,外有辽东鞑子虎视眈眈。曾经追亡逐北的强盛帝国摇摇欲坠。在己巳之变的兵灾里,江瀚穿越成为延绥镇勤王大军中的一名小卒。面对上官的狠辣,朝廷的苛责,鞑子的屠刀,江瀚悍然发动兵变,成为陕北的一股乱军。什么?你告诉我军饷发不出来?看看这遍地的地主老财、藩王官绅?哪个不是吸血的财阀?什么?你告诉我杀敌没力气了?是我赏银少了还是你提不动刀了?看看床上堆得比枕头还高的银子,再来告诉我,有没有砍人的动力?!明军不满饷,满饷不可敌,忠诚!江瀚:“这份荣光我不会一个人独享,边军将士们,随我覆明灭清!”
就爱啃鸡翅
连载
135.8万字
历史
永历大明
朱朗穿越南明永历皇帝,望着满目疮痍,山河破碎的大明,不禁大声疾呼,朕的忠臣在哪里 瞿式耜,张煌言,郑成功,陈子壮,张家玉,陈邦彦………… 凛凛人犹在,谁言不可明
萧林子
连载
168.26万字
历史
万历明君
公元1572年,距离明朝灭亡、山河沦丧还有72年。此时东南倭寇横行,西北鞑靼叩关,地方兼并日重,军政疲惫百姓困苦,隆庆皇帝刚刚驾崩。石越却在此时,穿越到了历史上三十年不上朝的万历皇帝朱翊钧身上。好消息是,此时的朱翊钧,还没有登基。没来得及祸害朝政。坏消息是,此时的朱翊钧,还没有登基。司礼监掌印冯保想做皇权代言人。首辅高拱想架空皇帝增强内阁。次辅张居正一心主政推行新法。唯一的指望,自己的生母李氏,还是动辄罚跪,逼他写罪己诏。……将倾的大厦就在眼前,各方交错的中枢刀光剑影。受国不祥,是为天下王。既登帝位,这天下,朕不来救谁来救?
鹤招
连载
145.32万字
历史
剑走偏锋的大明
26世纪的女研究员潘筠啪叽一声重生在了平行时空里的大明王朝。父兄被冤流放大同。不过她手上有前世研究所里的镇馆神器——灵境!为救家人,潘筠化身道观小道士,仗剑提猫走大明。潘小黑:天杀的潘筠,老子诅咒你一辈子考不上度牒。潘筠大剑拍上去:闭嘴,信不信扣你鱼仔。【26世纪末法时代女研究员穿越大明一边考度牒为洗清父兄冤案,一边带着嘴贱黑猫仗剑改变大明的故事】PS:女主视角已完结作品《魏晋干饭人》《农家小福女》《重生之桃李满天下》《重生之娘子在种田》等
郁雨竹
连载
267.6万字
历史